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干部教育 干部监督
自身建设 财务公开
党建动态
农村党建
街道社区 机关党建
企业党建 非公党建
党员管理
远程教育
典型事迹 政策法规
党史资料 党务问答
热点聚焦
警示教育
纪律提醒
廉政课堂
网上党校
社区大讲堂
农村大课堂
微型党课
黑龙江省关于开展2024年选调应届优秀高校
黑龙江省2024年度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主题教育系列党课】播出预告:打造人才
【主题教育系列党课】播出预告:逐梦深蓝
【主题教育系列党课】播出预告:哈尔滨,
 
哈尔滨先锋网信息页 >>返回首页
随中央红军长征的五位文化名人
时间:2017-03-27 15:19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点击:

    在万里长征路上,迈着坚定步伐执著向前的既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也有普通的战士;既有伟大的女性,也有年迈的老者;更有当时已负有盛名的文化名人,正是他们以亲历者的眼光和笔触彰显了长征的文化价值,强化了长征作为政治转折和军事改变的历史意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树立了光辉的人格典范。

    “诗人、战士、共产主义者”——冯雪峰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1921年加入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与应修人、潘漠华等友人组成湖畔诗社。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1931年,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与鲁迅、茅盾等人并肩战斗。冯雪峰曾在其编辑的《萌芽月刊》上发表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殷夫的《小母亲》,后来,为披露左联五作家被捕遇害的消息,署名“蓝布”在《文艺新闻》第三期上发表了《在地狱或人世的作家?》。为纪念“左联五烈士”,又以左联的名义编辑出版了《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报道了五作家被杀害的消息,并以主要篇幅揭露了国民党“文化围剿”政策的残酷性和反动性,他在《前哨》上发表短评《我们同志的死和走狗们的卑劣》。1932年,冯雪峰担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传部干事和中国著作家抗日会执行委员。193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后调往中央苏区工作,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1934年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任中央苏区党校副校长。中央红军长征,他任红九团地方工作组副组长,1935年任干部团上干队(上级干部队)政治教员,上干队为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前,红军大学和地方干部学校(原为中央党校)的一部分合编而成。冯雪峰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在长征途中,他靠着自己的双脚,拖着瘦弱的身体,边行军边进行教育宣传工作,坚持走完了漫漫长征路,胜利到达了陕北。

    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他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去上海,负责整理、恢复、重建上海党组织和做国民党上层及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这期间,冯雪峰找到鲁迅后,有过多次长谈,沟通了中国共产党与鲁迅的关系,使鲁迅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了解。冯雪峰将从鲁迅处得来的方志敏烈士的信抄送给党中央,将烈士《可爱的中国》和《清贫》两篇文章的手稿托人妥善保管。抗日战争期间,冯雪峰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等地,经受了两年的牢狱之灾,但他坚贞不屈,坚持狱中斗争,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以个人身份做统战工作。解放后,冯雪峰曾先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鲁迅编刊社社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务。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境遇坎坷,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冯雪峰一生著述颇丰,所涉题材多样,有杂文、小说、诗歌、寓言、电影剧本、文学评论、译著等多种,主要有诗集《湖畔》(与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合著)、《真实之歌》、《雪峰的诗》;杂文集《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寓言集《今寓言》、《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雪峰寓言》;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过来的时代》、《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以及《回忆鲁迅》、《鲁迅的文学道路》等鲁迅研究著作。冯雪峰是优秀的文艺理论家、作家、诗人和鲁迅研究专家,为中国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色教授、革命文学家”---成仿吾
 
    成仿吾(1897-1984),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澧溪村人,早年曾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成立了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后发起创办了《创造季刊》、《洪水》等杂志。1924年至1927年间,他先后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为中山大学)教授和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坚决地与进步势力站在一起。大革命失败后,再次出国,1928年夏,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在法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在巴黎和柏林主持中共机关刊物《赤光》的出版发行。1931年底回国后,受中共中央委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省委宣传部长,后又兼任苏维埃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红安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1934年1月到达中央苏区的首府瑞金,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并留在中央苏区参加了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的工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成仿吾不顾病体,坚决跟随大部队参加了长征,一开始被编在中央纵队干部休养连,除了同大家一样,带着干粮、毯子、简单衣物等物品,陪伴他踏上漫漫征程的就是书了。四渡赤水后,成仿吾担任了干部团的政治教员,主要工作变成了为干部上马列理论政治课。渡金沙江,过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他一样没少的经历了。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带着病走完了长征,不能不说是一段传奇的经历。
   
    跟随大部队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成仿吾的病反而奇迹般地好了,他积极投身教育,先后担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与高级干部班班主任,并任红军大学(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教师。1937年8月,出任陕北公学校长,为党和军队培养输送了大批的抗战人才。1939年7月,成仿吾担任华北联合大学(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合并而成)校长,此后的11年,他夙夜在公,勤勉尽责,为这所大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期间,他还担任了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等职务。1948年5月,他担任了由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合并而成的华北大学的副校长。建国后,成仿吾仍矢志教育,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等职务。在十年“文革”动荡的岁月中,成仿吾身心备受摧残,但他仍坚持完成了《长征回忆录》,这是亲历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中第一部系统全面描写长征的回忆录。成仿吾是唯一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教授,他精通日、英、德、法、俄五种语言,曾五译《共产党宣言》。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党的教育事业,被学生称为“妈妈校长”,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是一位颇有成就和威望的革命的教育家和文学家。

    “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支笔”---舒同

    舒同(1905-1998),江西省东乡县孝冈镇人。1921年8月,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李井泉等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东乡县支部书记、县委书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辗转于武汉、上海、安徽、南京等地寻找党组织,坚持革命。1930年9月参加红军,历任红4军政治部秘书、红11师秘书长、中共赣东特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12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10师政治部主任等,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长征开始后,任红2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政治部主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在长征中,舒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一是发挥其书法特长,一路上大写标语。用标语口号进行宣传,是长征中红军的重要宣传方式。舒同一到驻地,放下背包,就提上一个小桶,拿上刷子,到路边、到墙上去刷写标语口号,经常引得百姓围观,叫好声、赞扬声一片,夸奖红军队伍里有人才。舒同有时因为写标语弄得身上全是石灰,衣服上也被烧了好多洞。二是以《红星》报为主要阵地,撰写了一些鼓舞人心、振奋士气的宣传报道。如1934年10月30日,舒同在《红星》报第2期(新油印)第四版上发表了《十天行军中化装宣传的一瞥》一文,在长征伊始,他就高度重视行军中的宣传工作,并风趣幽默地首次使用了“化装宣传”这一概念。1935年9月17日腊子口战斗胜利结束,舒同在紧接着出版的《战士》快报上发表了一篇700字的简短通讯——《夺取腊子口的英雄们》,赞颂腊子口战斗“是战略上的伟大胜利,这同时又是赤化川陕甘整个胜利的开始”。此外,他还写有《向北进——胜利的开始》、《芦花运粮记》等文章。在长征行军途中,因为没有纸笔,舒同就捡了树枝在地上划拉,骑在马上时,也经常用手指头在裤腿上划拉,碰巧有一次被毛泽东看到了,毛泽东说他:“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马背书法家”的美名由此而来,也因此传开。舒同的文笔很好,从其在《红星》报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就可以领略一二。

    长征到达陕北后,舒同参加了东征、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他一直在军内、党内担任重要职务。建国后,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曾因在“反右”和“大跃进”时,犯了“过火”、“冒进”等错误,受到了撤职等处分,“文革”中被长期迫害和监禁。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舒同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书法独树一帜,自成一体,其独创的“舒体”已成为整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诗人、书法家、老共产党人”——李一氓

    李一氓(1903-1990),四川省彭州市(原彭县)人。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追求革命真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宣传科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南昌起义参谋团秘书长。起义失败后,秘密到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特科工作,主要从事党的文化工作,这期间,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翻译了《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论文选译》等著作,主编了《流沙》、《日出》、《巴尔底山》等刊物。1927年底加入创造社,1928年,他和阳翰笙、潘汉年三人成立党小组,参与领导创造社工作。他接受党的委派,与左翼作家建立了工作关系和革命友谊。1932年,调到中央苏区工作,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参加了几次反“围剿”的斗争,随后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李一氓在长征途中主要从事政治宣传和教员工作,先后担任特种营教导员、总政宣传部宣传科长、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教员。他积极宣传贯彻遵义会议的精神,反对张国焘分裂党的活动。
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长,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还曾以毛泽东代表的身份前往成都开展统战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东南分局秘书长,淮海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苏北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等职务。抗战胜利后,李一氓先后任苏北区党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旅大区党委副书记、大连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纪委副书记、中顾委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组组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等职。“文革”期间,受到了“四人帮”的迫害,被关押六年之久。
相对于“文化人”的称谓,李一氓更倾向于被人称为“革命者”,虽然他的一生都和文化结缘,也被人赞誉为“学者式革命家”。事实上,他一辈子热爱文化工作,在诗词、书法、古籍整理、字画和京剧等方面都颇有研究,他身兼诗人、书法家、版本目录学专家、收藏家等身份,被陈毅称为“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他还涉猎到了“红学”,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纪念文章中称他为“这位可尊敬的、为红学立了功的老人”。作为文化人,李一氓有《一氓题跋》、《存在集》、《击楫集》、《模糊的荧屏》(即《李一氓回忆录》)、《存在集续编》等著作存世,他还主持整理了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的皇皇巨著《中华大藏经》。他的老战友宋任穷、耿飚、姬鹏飞在纪念他的文章中用“坚毅、坦荡、博学、求实”八个字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

    “红色戏剧家、赤色歌舞明星”---李伯钊

    李伯钊(1911—1985),四川重庆人。1921年,考入四川省立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西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杨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红军学校政治教员、《红色中华》编辑、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等职,为苏区的文艺戏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曾改编、参与创作了《农奴》、《为谁牺牲》等话剧,与刘月华、石联星共同创作演出的《工人舞》、《红军舞》、《农民舞》、《国际歌舞》深受苏区军民的欢迎,是人们公认的“赤色歌舞明星”。长征时,先后任中央工作团团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事。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受组织委派先后到红四、红二方面军帮助建立随军剧社。李伯钊是中共中央批准的随军长征的30位女红军之一,长征开始时被编入了中央纵队的干部休养连。在长征中,她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在行军中负责宣传和鼓动工作,一到驻地,顾不上休息,就去教战士们唱歌、排练节目。打下遵义城后,她又带领宣传队演街头剧,教唱革命歌曲,写标语和贴传单。行军途中,她用歌声、口号给战友们加油鼓劲,她还积极筹办文艺训练班,培养文艺人才。她和陆定一合作编写出了《打骑兵歌》、《庆祝一、四方面军会合》等歌曲,深入人心,传唱一时。长征途中她曾三过草地,受到了被张国焘等分裂主义者开除党籍的不公正对待,她的长征之路比一般人整整多走了一年,她先后在三个方面军中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最后是跟随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结束长征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李伯钊先后担任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兼宣传部科长、中央宣传部科长、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华北文联副主任等职。期间,曾创作话剧《母亲》、《老三》、《金花》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等。李伯钊长期从事戏剧教育和创作,是著名的戏剧教育家、剧作家,她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个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和毛泽东的艺术形象推上舞台的剧作家。李伯钊在“文革”中也是历经劫难,身心备受摧残,在杨尚昆被打倒后,李伯钊受株连被监禁、被批斗致残。
   
    原载:党史文苑

主办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 黑ICP备12002421号-3
技术支持:哈尔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