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外区一社区145网格的一个小女孩走失的消息,在街道社区工作群和“网格联动”单元居民群里传播开。很快,网格员们行动起来,物业公司、居民等也先后加入,不久就找到了走失的小女孩。
从居民求助网格长到找到小女孩,用时不到1个小时,这得益于道外区“1543”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模式。即建强1个基层党组织体系,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打造5支网格员精锐部队,建立精准服务4个“清单”,健全3个微循环运行机制。通过这些,实现了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回应民声诉求,把好各类风险挑战“第一道关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细胞。“社区应该有4种功能。”南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松蕊说,一是政治功能,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群团组织、“两新”组织有效衔接、参与社区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整合功能,打破条块分割,整合资源优势,构建党建服务资源“一张网”。三是服务功能,了解群众诉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把党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四是治理功能,及时化解信访矛盾,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2019年7月开始,道外区摸索以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子,在一年多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1543”网格党建模式。

把支部建在网格上,绘就信念坚定的“党员底色”。为了强化精细化治理,道外区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商圈区域特点、企业数量等要素,把以前设置的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5类网格有机整合,统一编码管理,划分为360个网格党支部。同步建立网格党组织,织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庭院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同时,统筹物业、“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等党组织资源,通过分级绘制网格地图,圈资源、划重点、标难点,明确网格党建“责任田”,把各行业各领域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中。

打造五支网格员精锐部队,绘就勤勉敬业的“奉献底色”。为了更好的整合和扩充网格员力量,道外区把网格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网格员们,划分成“先锋部队”“主力部队”“专业部队”“联合部队”“机动部队”,大家相互支撑、相互补位,当好网格内随时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及时处理问题的“触手”。全区网格员们积极投身到收集民情信息、排查矛盾纠纷、拆除私建滥建等重点难点工作,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回应民生诉求、把好各类风险的“第一道关口”。“有困难就找网格长”“有事就找网格员”,已经成为辖区居民群众的“口头禅”和第一选择。

建立精准服务四个“清单”,绘就为民实干的“担当底色”。道外区通过建立职责任务清单、提供服务清单、群众需求清单、问题治理清单的精准服务四个“清单”。在提供服务清单中,社区统筹各类资源优势,列出3项服务清单。其中,《政府服务清单》将低收入家庭申请、零就业家庭审核确认、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等67项内容列入清单,由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按照职责进行解决。《社会化服务清单》由社会组织、爱心志愿者等公益团队为居民提供帮助或服务项目。《市场化服务清单》,居民购买由网格党组织提供咨询或指导联系的服务项目。通过服务管理清单化,最大限度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

健全三个微循环运行机制,绘就团结协作的“行动底色”。一是以“解事”为根本,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二是打造“智慧社区”,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三是以考核为动力,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南坎社区将信息技术与网格党建深度融合,打造了“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将网格的相关数据信息全部标注,通过无人机拍摄、运用倾斜模型处理,实现全息化展示,为更快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第一手”依据。近日,一条“南坎社区018网格南坎小区1号楼发现生活建筑垃圾堆,请立即处理”的消息传入“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经平台指挥中心“派单”,街道城管办、综合执法分队队员立即赶到现场核实。上报33分钟后,堆在大院门口的垃圾堆全部清理完毕,反馈信息被执法队员上传回平台。
|